首页 > 资讯 > > 正文

一封请愿书,全村人摁手印|热资讯

2023-03-17 12:19:24        来源:   人民网-云南频道

听说驻村的第一书记李微要回原单位,秋那桶的村民急了。“村里的这些项目怎么办?会不会搁置?”“公司怎么发展?”“酒店怎么运作?”

“恳请留下来!”在秋那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余贵林的提议下,村民联名给中交集团写信,恳请李微留任,继续一起建设秋那桶。

在请愿书上,306个村民摁下鲜红的手印。余贵林说,“秋那桶村有9个自然村306户1042人,这是全村人的心愿。”


(相关资料图)

秋那桶村,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的一个行政村。过去的秋那桶,土地贫瘠,耕地稀缺,村民生活全靠传统的玉米、荞麦种植和猪鸡养殖为生,经济来源少。2019年以前,村集体经济一直为零。

怒江州曾经是全国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在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怒江发展的“头等大事”。

中交集团从1995年起就开始帮扶怒江州4县(市),并于2019年派出驻村第一书记,助力秋那桶村脱贫攻坚工作。2021年3月,李微主动请缨到秋那桶村担任第一书记。“来了之后才发现,秋那桶村既无法像搬迁社区那样买铺面、建扶贫车间、开超市,也难以走土地广、林地多村寨的规模化种养路子。”李微说。

但秋那桶村急需闯出一条适宜自己发展的路子。“什么样的产业是真正适合秋那桶村、能让群众持续增收的?”驻村伊始,发展的难题就摆在了李微面前。

怎么办?“乡村振兴项目多,基础设施建设多,各级党委政府也都支持发展本土建筑产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在工程建设行业干了16年的李微,敏锐地发现了秋那桶村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持续发展增收的良好契机——成立村里自己的建筑公司,承接中交集团帮扶项目及地方政府“以工代赈”工程项目。

2021年10月,秋那桶村成立了怒江州第一家由村集体控股的建筑公司——烁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所聘工人主要以秋那桶村村民为主,同时辐射周边村组。

没过几天,中交集团就派出技术团队到秋那桶村,对工人进行支架、钢筋等技能和安全生产、财务核算、效应管理知识培训,而集团工程项目运营模式也顺理成章地嵌入了建筑公司。这也就完全打消了村干部和村民们的种种顾虑。

因为活多、待遇稳定,村民们干得风生水起,也很快吸引了很多在外务工的本村人回乡发展。

记者在秋那桶村的一份总结材料里看到,截至目前,建筑公司共承接工程项目15个,合同总造价2270万元;完成200余名建筑工人的技能培训,248名秋那桶村民成为建筑工人,178名村民成为熟练建筑工人和管理人才,50多人持证上岗,用工突破8500人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50万元,务工收入213万元……

丙中洛位于怒江大峡谷最深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生态资源,让秋那桶村长期以来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为了让村民更好地吃上“旅游饭”,在李微的带领下,村里还成立了秋那桶迪次融酒店管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和农特产品加工厂,以秋那桶为中心,面向丙中洛全镇开展旅游接待,酒店宾馆布草、餐饮用具清洁以及野生铁核桃、菜籽油加工销售等服务。

为了培养本土人才,2022年,李微还动员秋那桶村高中毕业生报考村集体经济公司所需专业,录取后由村内企业补贴供读,毕业后回村公司就业。

清晨,阳光穿过怒江大峡谷云雾,洒满坐落在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的秋那桶村,青山绿水,满眼苍翠。

由烁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占地2.58亩的秋那桶迪次融酒店管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布草洗涤厂、餐具洗涤厂和业务用房建设工地一派繁忙。为能在4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工人们加班加点,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收尾工作。

在不远处的山药种植基地,李微正在查看年前种下去的山药是否发了芽。他知道,今年,这些规范化实施的白肉灵芝、山药、土鸡种养项目,又可以开辟村集体经济新路径。

李微说,目前,秋那桶村村级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共有9个,总资产近3000万元,产业项目涉及酒店布草、餐具洗涤服务、特色民宿酒店、建筑工程施工、蜜蜂原生态养殖等,逐步建立起以建筑业为主,酒店旅游服务、农特产品加工销售、特色种养为辅的“一主三辅”产业发展格局。

看着逐渐壮大的建筑队伍和已逾百万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作为村级企业“CEO”的余贵林知道,以前让人闹心的“空壳村”,这次是真的“充实”了,“我们的秋那桶,再也不是那个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的小山村了!” 

柏油路通村,青石路连户。目睹村子的巨变,村民和宝生感慨:“这几年,我们村干了过去几十年的事。”

与和宝生一样,这些变化,每个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然而想到工作队轮换工作即将开始,他们对李书记倍感不舍。

余贵林说,李书记帮村里引进的产业项目才刚刚开始,村民们担心李书记离开后一切“归零”,在这样的节骨眼上,驻村干部要“撤”,村民当然着急。

看着摁满红手印的请愿书,李微有些不知所措。在他眼里,306个红手印承载的是村民的肯定和信任。他说,不管今后是谁来接手驻村帮扶工作,都会想方设法把秋那桶村建设好,带领乡亲们过上更幸福的生活。(人民网记者 李发兴 怒江传媒中心记者陆娉婷、刘彪、陈金勇参与采写)

标签:

热门话题
精彩推荐
今日推荐
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