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类人重点防止血栓形成综上所述,有7种人特别受血栓的“偏爱”。
1、有遗传倾向的人群:根据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遗传性血栓的发病率为5%,这将增加静脉栓塞的风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高血压病人:
血压升高会导致大脑小动脉痉挛,血流量减少,导致大脑缺氧,血管内压力增加。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硬化,导致血流不畅。为了使血液循环更好,血压会升高,形成脑血栓。
3、肥胖及糖尿病人群:
由于血糖升高,血液粘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此外,肥胖人群患静脉栓塞的风险会增加三倍左右。
4、吸烟人群:
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导致血管缺氧和营养障碍,导致血管内膜增生,管壁肥厚,官腔狭窄,血流减慢,为脂肪沉积创造条件。
PS:尼古丁可以使血管收缩,减少脑血流量,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血栓的发生。
5、长时间久坐的人:久坐不动,腿部肌肉收缩减少,下肢血流减慢,增加血栓形成的概率。长时间站立会导致小腿肌肉紧张,无法自主收缩,也会影响血流回流。
6、服用雌激素的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口服雌激素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增加和中风的轻微增加。妊娠晚期的准妈妈和产后1~2个月的新妈妈都要注意,孕妇患血栓的风险要高于普通人。
7、有血栓的人:有过血栓病史的人很有可能再次得血栓。静脉瓣膜周围形成血栓,对静脉造成损伤,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导致多发性血栓。在血栓形成之前,身体会有这些症状提示你血栓形成的症状通常很难被发现,所以即使只是手臂或腿部的轻微不适和异常,也不应被忽视。
1、单侧手臂或腿部肿胀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会使一条腿看起来比另一条腿肿胀,这在膝盖以下很常见。血栓在静脉中形成,血液无法回流到心脏,压力会导致液体扩散到腿部组织。
2、腿部或者手臂是红色的,摸起来很热。血流从四肢到心脏的减少会增加静脉的压力,使体液渗透到其它组织中,引起发热、发红等炎症。
3、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心悸是肺栓塞的常见症状,有时是唯一的症状,就像刚刚完成运动一样。为了弥补肺栓塞引起的缺氧,心脏要跳得更快,让更多的氧气泵进入体内组织,此时心率通常超过100次/分。
4、单侧手臂或腿痛这样的疼痛可能并不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加重。因为血栓变大,病人还会出现抽筋、疼痛、抽痛等不适。
5、类似于惊恐发作的表现肺栓塞病人感到极度焦虑的现象并不少见,包括头晕、濒死等。
6、胸口剧痛一些肺栓塞患者在咳嗽或深呼吸时会感到胸部突然疼痛。这种感觉不同于心脏病发作时引起的胸痛,而后者是一种压抑的感觉。
7、咳血血栓形成会引起肺部炎症和液体堆积,引起咳血。但是肺炎、肺癌病人也会有咳血,需要鉴别。预防血栓的方法因为血栓在发病前是极其隐蔽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在安静的情况下发病,所以积极预防是极其重要的。1、合理饮食食用新鲜蔬菜、水果、深海鱼、豆类、全麦面粉等,减少肉类、蛋类和油脂的摄入。2、平时多活动平常不能长时间坐着不动,坐一小时左右起来活动。你可以蹲下,或者屈伸脚踝(先用力向下使用脚趾,保持脚背5~10秒,然后用力向上抬起脚趾5~10秒)。注:下肢循环有障碍的人要谨慎做,如果需要锻炼下肢力量,建议这部分病人先咨询医生。同时,还可以多步行。在防止血栓形成方面,步行可以保持氧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血管壁脂质堆积,防止血栓形成。03、转动手腕,促进气血运转,避免堵塞刺激手腕可刺激六条经络,通过这些经络,可将刺激传递到全身,促进气血运转,打通血管,舒活经络。双脚与肩同宽,或坐或站使上身正直,双手先侧平举,再慢慢立腕,可以是掌形,也可以是拳形;3、注意日常生活一周洗一次热水澡,温水可以加速血液流动。每20分钟,水温要舒适;不要穿太紧的衣服、鞋袜,血液循环不良会促进血栓凝结;4、做好预防高危人群应做好长期预防工作,高危人群应咨询医生后服药或结合其它方法进行预防。长时间卧床和术后活动减少的患者需要经常翻身,按摩腿部,以促进血液流动,卧床时还可将腿部抬高15~30度,有利于静脉血液循环。术后病人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就应该尽早下床。5、主动筛查只要条件允许,有高危因素的人都要主动做深静脉血栓检查,比如深静脉超声检查,尤其是有静脉血栓史的人。所有家属都需要筛查,建议每年检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