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日前,从江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该市在敔山湾区域64号云溪谷地块、青阳金桥小学西侧地块完成了生态券试点交易案例,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其中,首单敔山湾区域64号国有土地出让,交易额为‘生态券’73.17‘绿元’,价值219.5万元。”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态券交易所得的这部分资金将继续用于江阴生态环境建设,让城市山更青、水更绿。
2021年,江阴市被自然资源部列为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成为全国七个试点之一。两年多的改革试点中,江阴不断探索新增建设用地出让附带生态券的创新机制,构建生态券管理体系,明确由政府负责生态券的核发、交易监管、注销和交易平台搭建;供给方开发生态产品,取得生态券;需求方经批准占用生态用地的,购买使用生态券;交易平台负责生态券的供需交易,参与市场宏观调控,收购储备生态券。
在《一张图读懂江阴生态券交易》中,记者注意到,江阴将1亩林地产生的生态调节服务价值设定为1张标准生态券,统一以“绿元”为计量单位,并建立不同地类之间的生态券换算体系,其它地类按其生态价值除以林地生态价值后折算为相应单位的生态券。“这不仅打通了地类间生态价值的标准化处理通道,也为江阴生态券交易与管理提供了科学量化依据。”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利用科相关人士说。
生态券交易机制不仅实现了生态空间的占补平衡,也让更多人意识到生态建设存在潜在的巨大资产、资源效益,并不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纯公益事业。试点工作中,江阴就对整治后的绮山水源地、入江河道、滨江公园、废弃矿山的生态价值进行了评估,其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公益性生态效益总和超112亿元,整治后的生态价值大幅提升。
该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生态券的交易价值为每亩3万元,主要在供地环节实现,后续他们还将不断探索生态券的应用场景,以生态券的核发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将工矿废弃地等建设用地修复为生态用地,“通过生态券试点的推广和应用,进一步显化生态产品价值,调动生态产品供给、生态保护的社会积极性,实现生态建设长远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最优化。”(唐芸芸)